“设备调试完毕,运行正常,可以送电。”2月15日,在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的配电房里,国网杭州市临安区供电公司施工人员完成了开年以来首个高校增容及双电源改造工程。
对于全程参与增容工程的浙江农林大学基建处处长张永军来说,能在全校师生返校前将这项工作圆满收官无疑是这些天来听到的最好消息。
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省属农林类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临安当地最老牌的高校。
(资料图)
本次增容工程的原因则是学校扩招需要增建两幢升学宿舍楼,相配套的用电设备也会同步配齐,原本的变压器容量不能满足其用电需求,需要新上两台400千伏安的变压器。
在接到校方的用电申请后,该公司立即组建了一支以客户经理为核心、多专业协同作战的“1+N”服务团队,建立线上联动机制,高效收集相关信息。推进“一站式作业”,线下实地查勘、供电方案优化、土建施工、设备进场,所有环节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和监督考核,持续为用户减环节、压时限。
其实,增容工程对于供电公司来说属于“基操”,然而浙江农林大学增容工程的难度系数却是普通增容工程的数倍。“工程中最难的点应该是两条电源进线的同步改造。因为进线电源运行方式需要重新调整,还要进行低压负荷割接,供电方案非常复杂。”国网杭州市临安区供电公司营商服务中心政企服务班副班长郭文婷介绍。
为了赶在新学期开学前完工,作为施工单位的电力工程分公司也增派了多组人手,两班倒施工,为项目通电“拼尽全力”。
在此之前,浙江农林大学依靠两条单回路的10千伏线路进行供电,如果其中一条线路发生故障,那线路后端都将面临失电问题。
随着学校的发展,对于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该公司在变压器增容的过程中同步为两条电源进行安装了高压母联,真正实现了双电源供电。未来,即便其中一条线路出现故障,自动投切装置也可以迅速将负荷转接到另一条线路中继续供电,保障师生的正常用电。
近年来,国网杭州市临安区供电公司先后完成了浙江农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扩建增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电等多项电力配套工程,为地方高校提供了充足电力支持。此外,该公司还积极与高校开展党建共建,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产学研用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