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事件一度冲上了热搜,说的是民办幼儿园首轮关停潮来了,连北京的幼儿园都招不到学生了。
这个事情一出来,发酵得还挺狠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过去一线城市向来都是学位不够,但今年怎么变成学生不够了?
除了北京之外,连武汉也表示学生招不满了。
在武汉,一家央企幼儿园向来只对单位内部招生,但今年却破例,首次对外招生。
其实以上现象的原因无他: 供过于求,生源太少了。
其实新生儿数量减少这件事,本就不是今年出现的,这几年新生儿人数大幅下降,数据早有体现了。
2016-2017年那会是放开二胎,鼓励二孩,所以人数有明显上涨,但随后就是下跌,并且是大幅度下滑。
最近2年,连三胎都放开了,不仅如此各种鼓励三孩的政策都放出来了,不仅落户宽松,人才房优先,还直接现金奖励了。
但我要说这些手段对效果来说,一定收效甚微。
我们必须认识到的事实是: 人口生育率降低是趋势,而且注定无解。
我们现在所有的办法,只能延缓,但无法改变结果。
只要国家越来越发达,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家庭生育多孩的概率就是越来越少。
这是规律,和国情无关。
但,当人口减少的时候,有种言论开始浮出来了,说人越生越少,以后接盘侠就越来越少,房子不值钱啦,赶紧抛售啦。
要我说,简单说这些话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如果人口生育率能直接决定房价上涨的话,那日韩和中国香港早就应该崩盘了吧,但事实呢,并没有,而且核心区还在涨。
韩国新生儿人口出生率全球最低,甚至还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消亡的国家。
但韩国首尔的房价依然在涨。
这到底是为什么,房地产周期论的长期看人口失效了?
并不是,而是其中忽略了房价上涨的最重要变量—— 货币政策。
尤其是疫情期间,为什么美国、土耳其、甚至我们国家多数城市在2020年房价到达相对顶峰?
就是因为货币政策,也就是大放水。
疫情3年大家应该也看清楚了,各国的资产价格,所反馈的都是本国的货币现象。
货币松-房价涨,货币收缩-房价下跌。
这其中和国家、城市的基本面无关,只要大水漫灌,房价必然涨。
我们都知道巨量的资金池之下,流到哪里就注定哪里涨起来。
如果这些巨额资金流入的是人们生活必需品,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所以关键时刻夜壶又要拿出来用了,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大放水,房价必涨的规律。
货币政策就是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辅助的手段。
比如政策的宽松是直接的助燃剂。
所以单纯说人口减少,房价就不能涨的,单纯是没看清楚本质。
不过有一定要注意的,房价未来哪怕是能涨的,也只有部分城市能涨。
因为出生率降低,人口减少,就会 导致农村、小镇、三四线城市失去活力。
在小城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就会扎堆涌向大城市,让这些城市加速膨胀拥挤。
而小城房子会因为大量人口流出,逐渐沦为空城,失去价值。
相反,大城市会持续膨胀,房价会持续上涨。
所以未来的现象是: 买房不一定能涨,只有买对房子才能。
而普通人能做什么呢?
尽早去大城市占位吧。
还有,抓紧时间把老家房子卖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