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节气养生:早春“捂一捂”
春季天气变化无常,温差变化大,在这个时节应进行“春捂”。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更易受寒,所以春季要着重对下半身进行保暖。
(相关资料图)
此外,还可以通过暖腿操来“捂”下身。具体方法:双手紧抱一侧大腿,稍用力从大腿向下按揉至足踝,再从足踝往回按揉至大腿。同样办法再按揉另一条腿,重复 10~15 遍。
节气饮食:防寒祛湿,养肝护脾
春季肝脏活动比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就容易导致脾胃受损《黄帝内经》说“湿气通于脾”,因为雨水时节降雨的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因此雨水时节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
饮食方面可选择香椿、百合、豌豆苗、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甘蔗等。食疗以粥为好,可做成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等。
雨水养生:除痰湿,止呼噜
很多人睡觉时会打呼噜,尤其是体格较胖或年纪稍大的人。打呼噜可能引起呼吸暂停综合征,造成气道堵塞、呼吸不畅,甚至造成窒息,使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氧血症,从而容易诱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打呼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医学认为,打呼噜主要是痰湿阻滞导致的,可以选取一些化痰祛湿的穴位来帮助。
阴陵泉穴
定位取穴: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按揉阴陵泉穴可以疏通脾经,增强脾脏运化水湿、除湿化痰的功能,从而缓解打呼噜的症状。
中脘穴
定位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 4 寸。
按揉中脘穴能治脾虚多痰的病症,是治打呼噜的理想穴位。可用拇指指腹按揉 3 分钟,以感到穴位局部酸胀为宜。